第一次参加季老师的课,但授课的内容不是第一次接触。早在2012-14年的时候就有接触过了,但多年后重温,给予的冲击及收益非常大,这得益于老师的精彩演绎授课,也因为与当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结合。
通过课堂,我有以下的体会:
1、 授与鱼不如授与渔:相信很多同学都是在一线一步步上到管理的岗位,都是在某一块的领域有自己非常突出的优势。但也正因如此,当我们走上管理的岗位,很容易满足并享受自己冲锋陷阵、披荆斩棘解决问题的感觉,久而久之带成了一批“懒惰”的下属跟“累死”的自己。一边抱怨,一边怀疑,一边不断的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。这个状态就变成了困惑,这个问题不解决,团队不但没有办法成长,而且留不住人才,企业团队也没办法成长壮大。所以从一个干将转换成教练,就不单是自身能力的建设提高那么简单,而是企业或团队生死存亡的重要标志;
2、 尊重聆听:边上课边想,有太多的时候我们把直接给批评当真诚,把直接给意见当高效,甚至有时会沉溺在那么一点“快意恩仇、当机决断”的自我良好感觉中。久而久之,我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希望别人充分聆听的愿望,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自己被需要的成就感,更是我们自己慢慢堵上从心沟通的桥梁。有的时候,答案已然在对方心底,而且只有自己得出的答案才会信服。所以充分聆听,不但可以让对方体验到了尊重带来诚意,还可以听到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。
3、 多认可,具体的赞扬:回想在工作中,有时会把怼他人、批评他人,作为意气风发的表现。其实这不会让那个我们收获目标,反而在别人眼里是小人得志,的表现。更甚者,我们变得不愿意去轻易认可并表扬他人,非常莫名其妙的认为这会让他人“得意自满”,想想是多么荒谬。就算有的时候,给对方表扬认可几句,也是那么的漫不经心:么么哒、棒棒哒,概括了表扬的全部,多么的幼稚。心存感激的对他人付出、他人的表现用心的表示感谢及认可,不但是对他人的尊重,更是自身素质的体现,这也是一名优秀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。
4、 教练就是修心齐身的过程:最好的教练、管理工具都是自身修行提高的过程,这个过程就是让我们回归到人性的本质,让我们找回归初心,让我们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中,聆听让我们学会思考,提问让我们拥抱真诚,认可让我们用心尊重。再好的方法及工具,如果没有自身修养的提高,都不能发挥其自身最大的作用。
本节课是我参加63班的开学第一课,我觉得非常有意义。学习更多的知识、认识更多的朋友、不断的自我修为,永远在路上。